王进健市长 中国扬州市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 请您介绍一下目前贵市正在开展或参与的中日韩三边交流项目(内容、年度预算规模、参与人员等),并简要介绍本地区2022年中日韩三边交流计划?
王市长:扬州自古有开放包容的城市特质,是鉴真大师的故乡和韩国汉文学之祖崔致远的第二故乡。2008年和2010年,扬州分别与韩国庆州市、日本奈良市结为友好城市。2019年,扬州成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成功召开后首个当选“东亚文化之都”的中国城市。同年10月,我市成功举办东盟与中日韩文化城市网络启动仪式,来自东盟秘书处、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以及东盟文化城市等近200名中外领导嘉宾齐聚扬州,与会城市共同发布了《扬州倡议》,会议成果被写入李克强总理在第22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言中。此外,我们每年举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邀请日本北九州、韩国顺天等友好城市地方领导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参与并发言,2020年论坛还形成了世界运河城市文旅产业持续繁荣发展的“扬州倡议”。
  2022年,我们计划邀请日本奈良市、韩国庆州市参与江苏省6月举办的首届江苏“一带一路”友城合作高层论坛,届时两位友城市长将采用视频方式参会。我们还打算在年内举行以展示城市风采为主题的友城短视频大赛,邀请日韩友好城市及友好交往城市共同参与。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 请问贵市开展三边交流的背景或动机是什么?
王市长:扬州自古就与日、韩的交往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先后与日本的唐津、厚木、奈良,韩国的丽水、龙仁、济州、大邱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扬州-泰州国际机场开通了至日本大阪、韩国济州岛的直航航班。
  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走越近。在与日本、韩国交往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开放交流是时代的主题、发展的潮流、群众的期待。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扬州,称赞“扬州是个好地方,特别是他的文明、文化、历史古城,在全国都很有份量”。我们希望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加强与日韩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共同讲好三地故事,助推地方经济、文化繁荣,推进三边彼此了解、加深心灵契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 请问在开展交流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
王市长:当前,三地在交流合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从客观因素看,因新冠疫情影响,三地之间的直接交流受到限制。当前,我们积极创新思路、应变求新,将“面对面”变为“屏对屏”,积极探索国际交往合作新模式。从交流内容看,过去我们着重在文化上进行了大量探索,随着国际化程度加深,我们也可以在技术、人才、产业上进行合作,加深三地间的相互合作。扬州有扬州大学,也有各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奈良、庆州的人才资源也较为丰富,三地之间的产业也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中日韩都于今年加入了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我们要充分抢抓好有利时机和机遇,共同推进各类合作,实现共赢。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 新冠肺炎疫情给三边交流工作带来了哪些变化?
王市长: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近年来三地之间的交流人数大幅减少。二是交流方式发生变化,由过去的面对面交流变为“云端交流”。三是交往效果受到一定影响,经贸洽谈、招商推介等现场活动大幅减少。目前我们正在开展“数字扬州”建设,相信在“云端”可以进一步强化“云上旅游”、“云上招商”等活动,特别是借助年轻人科技化程度高的优势,放大科技效应。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 目前为止还未实施,希望中日韩三国共同推进的新领域或项目有哪些?
王市长:今年是RCEP落地实施的第一年,中日韩都加入到这个覆盖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全球自由贸易区,此举将有助于推进更高水平的中日韩经济一体化,共同推动三国供应链和产业链的互联互通,促进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我们希望借助RCEP落地实施的东风,进一步加强与日本、韩国的经贸合作。一是深化贸易往来。日本、韩国是我市重要的贸易伙伴,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化工新材料、纺织服装等领域大量商品出口日本、韩国,今年一季度,扬州对日本、韩国的进出口额分别增长1.3%和6.9%。我们希望用好用足RCEP的红利,推动更多的扬州产业、扬州企业参与区域产业链融合,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商品,支持完善跨境电商供应链体系,鼓励发展海外仓、海外分市场,真正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目标。二是深化项目建设。扬州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外资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方向,持续开展“530”招商行动(5年招引30个世界500强、跨国公司项目),日本的日清纺、住精和韩国的宇理、宝罗电子等100多家日韩企业都在扬投资建厂。近年来,我们注重“活动搭台、经济唱戏”,2021年将“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扬州年活动” 与“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同期举办,节庆期间共签约合同项目180个,其中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总投资达1224.6亿元。下一步,我们希望借助2022中日(扬州)经贸文化交流、2022年崔致远学术研讨会暨中韩国际合作恳谈会等活动契机,吸引更多日韩大型企业关注扬州、投资扬州。三是深化科创合作。日本、韩国科教资源富集,是扬州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技术改造的重要研发伙伴,我市传艺科技与韩国光云大学、金丰机电与全北大学工科学院合作开展的等一批研发项目获评省级科技合作专项。我市已建设600万平方米科技产业综合体,配套设立总规模30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20亿元双创基金、5亿元技改专项资金,可以为日韩科技成果熟化、转化提供完备的配套服务。特别是,当前我市正深入开展企业“技改数转”行动计划,今年将实施千项“智改数转”项目、覆盖千家规上工业企业,希望借助日韩高校院所在工业软件、自动化等方面的科技、人才优势,推动扬州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 在推进中日韩三边交流活动的过程中,本地区是否充分发挥了社交媒体平台的作用?如果有,请您介绍一下平台使用情况与应用方式。
王市长:获评“东亚文化之都”后,我市注重发挥社交媒体平台在宣传、交流方面的作用,充分借助门户网站以及网络大V、旅游达人等自媒体力量,加大线上宣传力度,百度检索“东亚文化之都扬州”达400万条;创新开通“10+3”城市网络官方网站(中英文)、微信公众号,每期聚焦一个“东亚文都城市”,从城市起源、人文魅力、旅游特色等方面进行系统介绍,受到文都城市“朋友圈”的高度好评,微信公众号累计阅读量突破100万,成为宣传推介“东亚文化之都”、东盟文化城市群的重要渠道;借助“扬州发布”APP及我市海外社交媒体账号(YouTube、Facebook等),发布扬州“东亚文化之都”城市宣传片,定期宣传城市文化及城市最新动态,展示“扬州新形象”,传递“扬州声音”。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 三边交流工作直接或间接地给当地带来了哪些影响(三国民众相互认知的转变、游客人数、游客群体的多样化、留学生人数的变化等)?
王市长: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心相通需文化先行。扬州一直注重以文化名人为纽带,深化与日本、韩国的交流联系。2010年我市和奈良市共同促成了日本东大寺鉴真大师坐像回扬“省亲”,举办了“鉴真精神论坛”、两市市民共同捐资建设鉴真樱花大道等活动;2007年崔致远纪念馆在扬州正式开建,成为中国外交部批准的第一个外国名人纪念馆。时至今日,樱花大道、崔致远纪念馆依然是中外来扬旅客打卡的网红景点。我们还注重发挥民间力量,筑牢三方友好合作的基石。我市与韩国丽水、日本唐津自1999年起举办中日韩三国友好城市围棋交流赛,是中日韩地方交流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案例之一。2003年日本西武新闻社与扬州市政府合作举办鉴真马拉松赛,如今这项赛事已被国际田联列为金标赛事,每年都有3万多名选手参赛。2021年我市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61万人次,其中很大部分是日本、韩国游客。我们同时注重发挥交通先行作用,进一步拉近与日本、韩国的时空距离。扬州地处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的交汇点,扬州-泰州国际机场开通了韩国济州、日本大阪等13条国际(地区)航线,年旅客吞吐量达300万人次。当前,我们正全力推进扬州-泰州国际机场二期项目,建成后旅客吞吐量将突破1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3.6万吨,成为“千万级”机场,进一步拓展扬州与日本、韩国的人员往来流动、生产要素流通。我们还注重加强教育领域合作,扬州与日本、韩国互派留学生的数量不断攀升。从建交最初的几十人到如今的562人,三地在推动高校建设、学术交流上富有成效、硕果累累。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 为了更好地活跃中日韩地方城市交流,您认为各国政府与中日韩合作秘书处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王市长:中日韩合作秘书处是牵头三国三边城市进行交流的专门机构,一方面可以支持中日韩三国政府间的一些合作机制,支持三国工商界的交流与合作,牵头举办线上线下的各类活动,有针对性的邀请中日韩三国地方城市参加,拓展交流面、扩展交流领域;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秘书处自身的独特中枢地位,汇集三国三边城市间开展交流的成功案例,将其中易操作、效果好且贴近民心的项目进行推广,最终达到活跃中日韩地方城市交流的目的。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 据悉,中国国内“东亚文化之都”的评选竞争相当激烈,请问评审的程序都有哪些?扬州市当选(2020“东亚文化之都”)的秘诀是什么?
王市长:在中国,目前申请“东亚文化之都”需要经过以下6道程序:一是申报。填写《“东亚文化之都”申报书》,向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申报。二是省级初审。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对申报城市组织省级初审,将创建基础较好的城市推荐上报文化和旅游部。三是确定候选城市。文化和旅游部根据各省初审情况,确定候选城市。四是城市创建。候选城市以《“东亚文化之都”申报条件和验收评分导则》为标准,对照差距,开展创建工作。五是国家验收。文化和旅游部聘请专家,按照“集中初审、实地暗访和终审答辩”的流程进行评审验收。六是报批。将评审结果报文化和旅游部审批,当选结果由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以书面方式通知当选城市。当选结果在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上对外发布。
  扬州的成功当选,主要得益于在两个方面下了功夫:一是充分展示扬州在东亚文化交流互通的历史作用。扬州处于“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地带,是东亚文化交流融通、文明互鉴的重要通道,也是一座“通史式”城市,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在国家文化交流特别是东亚文化交流史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市介绍在中日韩三国文化交流重要地位时,选出最能代表扬州历史文化的“两个人(鉴真和崔志远)”一条河(京杭大运河) ” “一首诗(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故事,真正展现了扬州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二是积极提升扬州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力。扬州进行了大量的载体建设、文化培植、文化繁荣、文化交流工作,载体建设上,我们有中国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鉴真纪念堂、崔志远纪念馆等;文化培植上,我们通过了《扬州古城保护条例》、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文化繁荣上,我们将古代的扬州诗文书画、国学研究、戏曲工艺发扬光大;文化交流上,我们作为中国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与欧美、日韩、非洲等广泛进行交流,扩大影响力。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 您希望“东亚文化之都”项目能够为本地区与民众带来怎样的影响?通过参与该项目可获得哪些益处?
王市长:“东亚文化之都”是由中日韩共同发起的亚洲第一个国际性文化城市命名活动,是中日韩人文领域交流的重要成果。我们热切期望“东亚文化之都”不仅成为东亚区域文化合作最高平台,更能成为辐射带动东亚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往水平全方位提升的国际品牌。以扬州市为例,自2019年荣获“东亚文化之都”以来,与日本、韩国的经贸交往驶入“新轨道”。扬州市政府制定出台《2020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扬州活动年实施方案》,围绕“寻美扬州”这一主题,举办了“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扬州活动年”、“东亚文化之都”联盟工作研讨会等一系列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统筹举办好2020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中日韩名家书法篆刻联展、大运河文化旅游推介等主体活动和各类群体活动,成功打造了融合“文都+经贸”“文都+美食”“文都+体育”“文都+园艺”等系列品牌活动,多角度、多形式、多元素展现扬州人文魅力,讲好扬州故事。我们希望在“东亚文化之都”这块“金字招牌”的助力下,加强东亚城市间经济、社会、文化全方位合作交流,不断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高市民生活品质,构建先进的城市文化体系,推动城市文明进步和经济繁荣,实现以文化为引领的城市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 大多数“东亚文化之都”城市在当选以后仍会开展后续交流工作。是否可以了解扬州、顺天、北九州2022年开展交流的计划(或大致工作方向)?
王市长:2019年当选“东亚文化之都”以来,扬州继续在东亚城市之间广泛开展如青少年线上互动、相互邮寄文化产品、文创美食展示、短视频大赛等活动。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把握与日本北九州市、韩国顺天市共同当选为“2020东亚文化之都”的契机,向日韩文都城市赠送防疫物资,加强中日韩文都城市在疫情防控上的交流合作,韩国顺天市也向我市赠送了5000余只KF94口罩,日本北九州市捐赠我市48套防护服,刻于扬州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前石碑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成为展现中日友谊的温馨话语。
  下一步,我们计划筹备“东亚文化之都”中日韩书画作品展、2022中日(扬州)经贸文化交流活动子活动之“文创集市”。同时,将积极探索以东亚文都为纽带,探讨与顺天、北九州结为友好交往城市的可能性,为今后拓展三市间友好交流聚道打下基础。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 为了促进“东亚文化之都”项目持续发展,推动后续交流工作持续进行,您期待中日韩合作秘书处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王市长: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目前仍然处于高位流行水平,国际经贸交流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特别是面对面的交往活动、大型博览会等大幅减少。在这样的背景下,期待秘书处和各东亚城市大力倡导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和人才交流,为中日韩工商界、产业界继续深化经贸合作提供机遇和窗口。也期待秘书处成为东亚各国、各城市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平台与纽带,策划更多的三边合作活动(现阶段可策划线上活动),为地区和国际疫后经济复苏注入信心。特别希望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继续关心、支持扬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此外,欢迎秘书处代表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来扬考察,实地了解我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情况,借助秘书处的平台,多多宣传扬州,助力我市经济、文化“走出去、引进来”。